星期六鞋业“消化不良”
信息来源:z-e.cn 时间: 2013-11-27 浏览次数:312
可以理解的是,这是一家国内时尚品牌收购“国外”时尚品牌必经的阵痛期。不论星期六(002291,股吧)鞋业这个本土民营企业如何消化手握D:fuse品牌的海普制鞋,恐怕都难以顺遂所有人的心—或许当真是因为前者“消化不良”,又或者只是后者一时难以接受现实所致。
但无论如何,星期六鞋业要想真正消化好海普制鞋,仍需不断提高自身“胃动力”。毕竟,只有用事实说话,用业绩说服,才是最有力的回击武器和最实在的交代。
离职之殇
“(星期六鞋业)公司与海普制鞋在文化背景、经营风格、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收购完成后需要一定阶段的磨合,若双方不能较快实现管理等方面的融合,达不到互补的预期,则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一年前星期六鞋业在收购海普制鞋时在公告中透露的隐忧,如今成为现实。
作为海普制鞋前中层,李琳为其同团队一起打造的D:fuse品牌前景感到担忧。
李琳告诉新金融记者,几年来她对D:fuse品牌一直处于感情深厚、干劲十足的状态,直至去年收购事件的达成,其开始逐步丧失信心,并最终做出了离开的选择。
李琳的“控诉”,首先在于员工福利待遇与预期的不符。“之前老外(海普制鞋两位总经理Kasper和Thomas)和我们说,所有东西都不变,但其实他们是掌控不了的,划过去以后,很多东西都是在变的。”李琳向新金融记者表示,虽然收购已经达成,但海普制鞋的业务并没有全部划到星期六鞋业,而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划,而最早划过去的南京,率先爆发了矛盾,出现了员工和星期六鞋业方面打劳务纠纷官司的现象,“薪资待遇都不一样,员工在打官司,区域经理也不想过去。”
前海普制鞋总部一位管理人员也向新金融记者证实了海普制鞋部分员工不满情绪的存在。“毕竟两个公司员工的薪资架构不一样,海普制鞋是外企的结构,工时、加班费、休假制度等都是按照国家规定去走。在收购之前,说的是都不变,还按照原来的方案来走,但是后来就变成按照星期六鞋业各地当地的方案去走,这个差异是比较大的,有员工心理就会不平衡。因为各个分公司情况不一样,对于那些薪水福利减少的地区,就会出现这种人员流动比较大的情况,像东北的某个区域,甚至有80%的员工离职。”
不过,星期六鞋业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何建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本身我们没有这种承诺,而且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我们也保证了他们的薪酬不会比原来的低。如果真的降下来,除非特殊情况发生,比如员工心态、适应程度、内心想法等方面出现情况。”何建锋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不论如何,公司还是希望保持人员稳定性,尽可能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空间,但是在收购后二者的融合过程中,部分新员工出现不适应也在所难免。
问题在于,随着调整的深入,“不适”似呈扩大趋势。不久前,海普制鞋位于北京的总部也被撤掉。上述前海普制鞋总部管理人员表示:“撤总部是意料之内的,我们其实是有准备,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之前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三年内在北京的组织架构什么的都不变,可是实际上一年之后就变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制鞋网证实,仅供您参考